當今養發行業,“治療白發”到底是不是偽科學?
治療白發到底算不算偽科學呢?個人觀點肯定不是偽科學,因為中醫體系中有烏須發的診療方案,只是中醫很多診療手段和臨床階段嚴重缺乏數據支撐,對醫者的要求和依賴性很強,有些人診斷非常準確,有些診斷結果可能相差較大,真真假假、虛虛實實實在有很多主觀判定在其中。于是治療白發就更加撲朔迷離,白發到底能不能治療,相信即便是現在,不同人依然有不同的觀點,而且分歧可能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,為什么呢?首先白發的治療,在西醫上沒有關鍵性的指標和數據參考,或者說病因依然不能數據化、量化,自然就不能構成嚴謹的診療體系和臨床數據。其次,白發的治療,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,見效都非常緩慢,而且個體差異非常大,難以區分。再次,白發和年齡的老化有同步性,而老化的白發通常是難以逆轉的。一個人的衰老跟年齡肯定是相關的,但老化程度和進程和個人身體有關,一個人到底是40歲有白發屬于老化,還是到了50歲有白發才算老化,這個無法界定,現在不能相信以后也不能,沒有人能說的清楚;舉例說明:一個人40歲的年齡但身體卻由于長期透支已經是60歲的機能,而有的人明明已經60歲了,但身體素質依然像個40歲的中年人,這么說能明白吧。因此說,一個人的白發和衰老是不是必然有關聯,就很難界定。當一個中年人有白發的時候,你又怎么區分他的白發哪些屬于老化,哪些屬于其他因素導致?
綜上所述,白發的治療雖然不是偽科學,但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,在沒有嚴謹的科學數據的指導下,我們靠什么?這個時候臨床經驗就是最大的保障,為什么中醫師的魅力在于“老”,老中醫就是經驗豐富,見多識廣。白發治療從中醫記載的角度看,應該有上千年歷史,當今主流的養發行業大多植根于中醫思想和理療,發源于中醫中藥,因此白發理療的經驗非常關鍵,尤其是辯證的功夫,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的會的。
白發雖然復雜多變,但只要研究的夠深入,經歷的案例多,總能找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,這就是白發轉黑效果的保障,雖然不能說有十足的把握,但總能大幅度減少無效的情況,這已經是難得的成績。所以不要相信那些過于商業包裝的宣傳,或者哪個品牌剛剛在市場上露個面就說自己治療白發效果怎樣怎樣,一家新品牌新店面,顧客都沒有幾個,又哪來的經驗和規律?不要說你已經研究了幾十年才開發了這個產品,真有這個效果,完全可以去國家藥品監督局總局申請一個藥品新品,那才是真的牛人牛藥,又何須如此的包裝?在化妝品市場上去搶地盤、搶飯碗?毛發行業起步總共也才四五十年的時間,在這個前提下,反倒是,在市場上已經存在十幾年、二十年的那些老品牌更值得信賴,作為消費者,你更愿意相信誰,你說呢?
上一篇:淺談酪氨酸和白發
下一篇:為何血熱體質的人頭發都不太好?